标签: 随笔

当咖啡馆有了一颗宽容心

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小镇上,有一家叫做尼科尔森的咖啡馆,在上世纪90年代它一直默默无闻。虽然欧洲人对喝咖啡情有独钟,就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我不是在咖啡馆里,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但深厚的文化传统并没有给它带来顾客盈门,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冷冷清清。 那时,不经意间,倒是时常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推着一辆婴儿车光顾这家咖啡馆。她总是在临街的一个角落里坐下,有时凝神瞧着玻璃窗外街道上的景象,若有所思,有时又常被婴儿的啼哭拉回到现实的世界里,急忙摇动婴儿车,以让她能够安静下来。更多的时候,她会拿起一支笔,随便在顺手抓过来的一张纸片上快速地写着什么,仿佛不紧紧地抓住,就会消失似的。 偶而,咖啡馆的侍者会走到她 […]

咖啡瘾史:我的第二杯咖啡

从哈拉城搭车到吉加 ·吉加的两小时路程还算平静,在穿越被称为奇观峡谷的路途中,我看不出这河谷有什么特别。我们在早上五点多就出发,因为阿伯拉警告我,开车的司机在下午两点以前一定要离开吉加 ·吉加,否则途中恐怕会遇上抢匪。他建议我最好早一点去,而且在中午以前回到哈拉,除非我想在那边过夜。可是如果我在那里过夜,那么我借宿的旅馆很有可能会有持枪的歹徒来抢劫。当然,也要看哪一家旅馆会笨到让我去借宿。他是不是会顾虑那么多呢?也许会吧。不管怎样,这天早晨天气非常清凉。可是当我们到了沙漠的边界时,天气已经热到让其他乘客忍不住移动衣服底下的枪。 “人类的头一旦被击落,是不可能像玫瑰花那样再长出来的。”这句话是当 […]

咖啡馆主的日常:专家 专家 专门欺骗人家!

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有一位专家在教人家如何挑选一杯优质的好咖啡。 他说,咖啡要今天采收今天加工,今天加工后再把它真空包装,这样就能隔绝空气、隔绝热,如此就能防止发霉。如果今天没有加工,放在山上的仓库,山上的仓库很湿、很热,就会发霉。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些业者会用碱水洗涤咖啡豆防止发霉,碱会跟油脂脂环酸作用产生皂化,皂化后咖啡豆里的油脂就会被拿掉,咖啡豆因为用碱水洗过,就不会发霉,也就没有油脂,没有油脂的咖啡豆,在冲咖啡的时候,杯子就会干干净净的。他的结论是,喝完咖啡的时候,要看杯缘有没有脏脏的,有脏脏的表示这个豆子没有经过碱水清洗,如果杯缘是干净的,就表示该豆子是经过碱水洗涤过 […]

咖啡瘾史:第一杯咖啡

煮咖啡像在制作一件艺术品,所以也要以艺术的形式品尝。 ——阿卜杜·卡迪尔(Abd el Kader),16世纪 奈洛比,肯尼亚,1988年 “埃塞俄比亚最棒了!”比尔的眼睛为之一亮。 “非洲的佳肴当然非埃塞俄比亚莫属了,而埃塞俄比亚的女孩更不必说了⋯⋯” “不要再提那些女孩了!”我说。 比尔是伦敦的铅管工人,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赶快为我找女友。他很积极,却没有原则。上回因他的关系,我还得想办法赶走一位体型大我两倍的肯尼亚性工作者,当时她不断叫嚷:“我已准备迎接你的爱情了!” “不准再帮我凑合了!”我一再重申。想起上次的惨痛经验,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你不用再费心了。” “你又不一定 […]

霍华德·舒尔茨:让自己情迷,才能虏获他人心

不论你能够做什么,或是在梦想什么……开始去做就是了。勇敢中包含了天赋、能量和魔力。——歌德 1987~1992年,星巴克只是一个自募资金的公司。我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今后的使命是使星巴克成为一家众人瞩目的公开上市公司。在投资者的支持和批准下,也靠着雇员们的绝对信赖,我们很快把某些步骤列入了紧迫性的议事日程:向全美各地的拓展、雇员的各项福利、今后的投资项目、管理水准的提升。 以下将细述我们在第一项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同时追忆重组星巴克那几年——我们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重要课程。那些岁月里,围绕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曾有过许多争议,我们在有的事情上坚持了自己的理念,而在其他一些事情上 […]

咖啡馆主的日常:这个年轻人很新鲜!

有一个年轻人走进我的店,看他很陌生,我问他“第一次来?”他说“是!”“怎么会找到这么一家店?”“看PTT推荐的,说到宜兰想喝咖啡,一定首选Full House。”“PTT不是都在骂我吗?“没有哇,挺推荐的呢!”PTT推荐我?怎么跟我的认知不太一样! 他当然是坐在吧台,店里没人,再坐在其他地方,就有点怪了。 年轻人问我“会不会去别人家喝咖啡?”我告诉他“会呀!”他问我“有没有推荐的店家?”我思索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没等我回话,他就问“妳去过XX咖啡厅吗?”我说“名气这么大的店,怎么可能没去取经呢!”“妳认为他们的咖啡怎样?”我跟他说,那是很多年以前去的,已经没印象了。他就开始批评那家店的咖啡有多 […]

咖啡爱好者说:来一碗咖啡

日日晨起填肚暖身、提神振气的奶泡红茶与拿铁咖啡,习惯以量体硕大敦厚沉实的马克杯盛装;但有时兴之所致,也偶尔改以碗担纲。 相较于马克杯的俐落,碗装咖啡或奶茶,手感与氛围都很不一样:热腾腾硕大一碗,两手围捧交握,从掌心到味蕾到身心灵都更静定温暖;特别逢上郁闷多雨、深冬凛冽以至熬夜疲惫甚至宿醉早晨,分外倍疗愈舒坦。 碗盛咖啡或奶茶,在欧洲其实还蛮常见普遍;法国还有专门名词,叫咖啡欧蕾碗 cafe au lait bol,亦即牛奶咖啡碗,专为早餐时段畅饮加了大量牛奶的咖啡之用。我在近二十年前一次法国旅行中,于巴黎街头某乡村风面包咖啡馆第一次见识到这器皿,质地稳重厚实,一碗满装,喝起来极是豪迈爽快;还学 […]

霍华德·舒尔茨:说“不”者难成大业

我们判断自己,是根据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而别人判断我们,乃根据我们已经做成的事情。 ——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卡瓦纳》(1849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每个企业家的梦想是:想出一个伟大的点子,吸引一些投资者,开办一家持续赢利的企业。 但麻烦在于,一开始你必须做一条夹紧尾巴的狗。 如果你想知道做夹紧尾巴的狗是什么滋味,那就去为一家新企业筹集资金吧。人们把你关在门外,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你,他们会把你的底气全都抽光。他们会给你举出一千条可以想象出来的你不可能成功的理由。 虽说是一条夹紧尾巴的狗,但我是有明天的,所以在面对逆境时还能信心十足。就我当时的情况而言,我的苦处在于那么多人说我的计划 […]

霍华德·舒尔茨:幸运只眷顾有规划的人

每当你看见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有人做出过勇敢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 布兰奇·里基(Branch Rickey)是布鲁克林道奇队的总经理,是他签下了黑人棒球手杰基·罗宾逊,打破了种族肤色歧视,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幸运只眷顾有规划的人。” 人们有时会说阳光总是照耀在星巴克身上,我们的成功似乎是来自运气。当然,我们赶在了北美第一波社会热潮——广泛流行的咖啡馆文化的风口浪尖上,这是实情。我不能说自己早已预见了这股热潮,但我确是在意大利看出了咖啡杯中的浪漫风情的诱惑力,经过三年的深思熟虑,把它引介到美国,使之成为美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但凡一个企业或是个人从群体中脱颖而出,飞黄腾达,其他人很快就 […]

咖啡馆主的日常:你有真的蓝山咖啡吗?

   很普遍的,“台湾卖的蓝山咖啡,很多都是假蓝山咖啡”的印象深植人心。什么是《蓝山咖啡》很多人是搞不清楚的,即便如此,依然对蓝山咖啡豆的真伪存着莫大的疑问。    蓝山咖啡的定义我已经在之前已经解释过,所以不再赘诉。在牙买加国,蓝山咖啡的规格可是标示的一清二楚,但是咖啡豆一旦出了国门,人家高兴怎么说、怎么写,鞭长莫及他们也无法可约制。  我是很想问问喝蓝山咖啡的人们,你们点蓝山咖啡的同时,可是了解蓝山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豆子否?蓝山是牙买加的咖啡,喝蓝山咖啡到底是喝牙买加的咖啡或只是冲着蓝山的名气?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一问?被我询问过的客人里,百分之90以上的人不知道蓝山是哪一个国家的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