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馆

朱芳文:电影、书、咖啡馆以及白日梦

看完老电影《第三个人》的第二天,无意走进东安路的一家以为早已关张的大众书局,随手翻开的一本书,那一页的前两行,作者写道:“下午六点钟,我精神抖擞地现身在附近的小演讲厅,就像电影《第三个人》里的霍利·马丁斯一样。” 在电影中,霍利·马丁斯是个不知名的小作家,本想找份工作糊口,却不幸落入朋友设下的圈套。好在无论是被朋友利用,还是被情人误解,甚或被听众嘲弄,都不能阻止这家伙积极、勇敢地面对一切尴尬或不幸。 帕蒂·史密斯在“动物饼干”里的这段话,想表述的可能就是这种积极和勇敢,哪怕眼前始终漆黑一团。 翻到前面,又在“伊诺咖啡馆”里读到,“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并没有咖啡馆,但咖啡馆一直存在于我所看的书里,之 […]

对男顾客额外征“税” 墨尔本的这家咖啡馆真会搞事

据镜报报导,澳洲墨尔本一家素食咖啡厅除了优先提供座位给女性顾客以外,到这家咖啡厅消费的男性顾客还需比女性顾客多付高达近两成的费用。 这家咖啡店的店主亚历克斯(Alex O’Brien)解释,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唤醒大众关注性别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男人税”这样的想法来自于店主亚历克斯,她说,虽然十分欢迎男性光临,但这样的附加税是必须的。男性顾客需要比女性顾客多付18%的金额,此金额源于2016年男女薪资的差距比率,而这些额外的收入,会捐出去给女性慈善机构。 八月份,这些资金将捐给Elizabeth Morgan House帮助原住民女性及小孩。 男人税一个月实施一周。她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男性顾 […]

帕蒂·史密斯:伊诺咖啡馆

四片扇叶在我顶上的天花板旋转着。 伊诺咖啡馆里除了墨西哥厨师和那个叫做查克的小子,放眼看去空空荡荡。查克端上我惯点的浓烤土司,一小碟橄榄油和黑咖啡。我窝在自己常坐的角落,外套和毛线帽都还穿戴在身。时间是上午九点钟,我是第一个到的人。贝德佛街上,正当这座城市甦醒时,属于我的这张桌子,就在咖啡机和临街窗户旁,给予我私密感,在这儿我可以缩返到自己的氛围里。 十一月底。小咖啡馆透着寒意。为什么这些风扇会旋转呢?我若盯着风扇够久,我的心也许会跟着旋转起来。 不着边际的写作没有那么容易! 我又听见那牛仔慢条斯理又不容怀疑的声音。我把他的话随手写在餐巾纸上。怎么会有人在梦里把你给惹毛后,还赖着不走?我觉得有 […]

如果不是因为不能喝酒 芬兰人也不愿意喝咖啡吧

对芬兰人而言,咖啡适合招待朋友、可以保暖,惟一缺点是普遍品质差。 芬兰人消费咖啡的能力惊人,人均一年购入 12 公斤咖啡,约即每天 10 杯咖啡左右。相对之下,同样钟情咖啡的意大利人,消费却得芬兰的一半,人均一年 5.8 公斤。芬兰人习惯配搭传统肉桂卷享受咖啡,招待朋友。而且当地的劳工权益甚至包括员工每天享有起码 2 段约 10 分钟的咖啡时光。以上可见,咖啡可谓是芬兰的文化符号,不论人际或办公,均占一席之位。 芬兰人如此渴求咖啡,部分原因出于高海拔的地理位置,气候偏寒,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能温暖身心。咖啡烘焙商负责人 Benjamin Andberg 打趣道:“芬兰人依赖咖啡,纯粹因为酒不适宜常 […]

王致盛:怎样让自己看起来很会喝咖啡?

随着咖啡的推广再加上咖啡本质上的演进,越来越多人懂得去咖啡馆点一杯对他们来说是精品的手冲咖啡。点了杯咖啡,菜单上说是精品咖啡,价格收个百来元(台币)甚至是几百多一杯。 但这手冲精品咖啡肯定只能是阿拉比卡品种,非阿拉比卡的是毒药,喝了一定会吐。产地的话蓝山,柯纳早已不流行,曼巴!? 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XXX艺妓才好,要原生种,要第几批次最好,竞标微微批次,微微微批次更是可遇不可求的超级神豆,不只是豆子要好,还得标上庄园,处理厂,处理法。最好名字不能太短,那个只标着非洲美洲亚洲都去死,这样写才标准–真南美洲哥伦比亚共和国 圣徒阿里欧 Finca Santuario 爱情不是灵药是毒药 NO.78 […]

台湾咖啡究竟什么风味?重点其实都在这一个字

也许很多人知道台湾有种咖啡,但却很少人知道要在自己家里喝到自己产的咖啡有多难得。如北欧、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咖啡业繁盛的大国,走进咖啡馆,你点的依然是肯亚AA、瓜地马拉安提瓜,几乎都是中南美、非洲的豆子,美国境内只在夏威夷、日本也只有冲绳种少量。而台湾,却是同时拥有人才与产地的优势。 但台湾咖啡究竟是什么样的风味?我们问了“Fika Fika Cafe”、“森高砂咖啡”、“在欉红本铺”及“Goodman Roaster”4家热爱台湾咖啡的老板,他们都提到一个关键字:茶。 来到“Fika Fika Cafe”负责人陈志煌(James)位于南港的烘豆工厂,如铸铁巨兽的Joper烘豆机,正发出轰隆低 […]

王致盛:2017年台湾咖啡六大趋势

节气过了小暑,这年也过了一半。 回来台北后,也跑了众多咖啡馆,不管新开,旧爱,亦或是改头换面选了新址再开,多样貌的蓬勃发展,实在替台湾咖啡叫好。别说第三波的咖啡世代,台湾的精品咖啡早就不再只是追求风土,关心庄园而已,多元化的触角早就踏进你我生活圈,融入社区,走向消费者了。 当然咖啡世代在走,还是有着潮流变化,如果说2015到2016是独立咖啡馆的蓬勃发展期,那2017年换是个新的转戾点。我观察到了2017年六个咖啡潮流现象,或许不只是咖啡圈,整个餐饮界都会有同样的趋势。 一、小坪数与外带吧的兴盛 撇除连锁店一直以来都有不少比例是小坪数外带吧,2016下半年到2017年开始,小坪数的独立咖啡店不 […]

这对夫妇守护一家咖啡馆有41年 谁说年纪太大不能做事业的?

Cafe Mercado位于日本富山市车站附近。一早,店内陆续进来许多老客人,点上一杯咖啡、吃着烟、翻着报纸,或许41年如一日,Cafe Mercado已不只是店主夫妇二人的生活重心,更是社区长辈互相交流闲话家常的场所。 先生负责内场、太太负责外场,内场外场一目了然。太太得空时就跟客人闲话家常,偶尔也共同评论一下电视正在上演的节目。 轻松自然的气氛显见这就是社区的咖啡馆,进出来往的客人多是熟客,79岁的老板、76的老板娘,还有七八十岁的客人们,无论是店主人或客人,这都是最自然的活力老年。 主客之间也不是那么截然二分,客人自自然然地顺手帮忙倒水拿餐点,主人备餐、送餐的节奏缓慢却不马虎,主客之间界 […]

你听说过“死亡咖啡馆”吗?以后可能不再有了

死亡咖啡馆(Death Cafe)创办人Jon Underwood于6月27日不敌病魔离世,享年44岁。《纽约时报》报导,Jon Underwood的妻子Donna Molloy指出,Underwood是因急性白血病造成脑出血而去世。 Underwood原先是名策略与市场开发主管,直到他读到了一篇关于“死亡咖啡”活动的文章,这项活动最早是一位瑞士社会学家Bernard Crettaz发想。 Underwood潜心研究佛学,他早已对“死亡”的哲学意义充满困惑。他发现,尽管这世上所有人最终不免走向死亡一途,这个主题却始终是禁忌般的词汇,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 Underwood将Crettaz的想法 […]

英国某男痴迷咖啡 居然用咖啡馆logo做纹身

有人爱咖啡爱到某个程度,会将“每日起床喝一杯”变成习惯,更对咖啡产生一种依赖。英国有一位咖啡客,甚至将经常光顾的咖啡馆招牌热饮杯图案,透过纹身刻在手臂,与品牌建立终生承诺。 现年29岁的库珀(Sam Cooper),以往一直热爱Costa,仅于过去4年,他在连锁店消费近5000英镑。库珀指,有一日他坐在汽车内“反思人生”时,突然灵机一触,随后便把心一横,冲进纹身店。 库珀忆述当日在纹身店,向纹身师傅要求纹上该图案的情形时指,纹身师傅被吓了一跳,更向库珀说道:“你一定在开玩笑吧!”最后,库珀以160英镑成功换得这毕生印记,亲友们看见纹身时亦不禁捧腹大笑。 Costa连锁咖啡馆的发言人得悉库珀的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