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馆

[小说]咖啡谜之十九:咖啡小屋

秋天又来了。程依香从琴室出来,走出大门伸伸懒腰,深呼吸秋天迷人的空气。顺便看了一眼隔壁小屋。隔壁小屋整修了大半年,看起来都已完工,但似乎没人搬进来。里面出奇的安静,一点动静都没有。打小屋开始装潢,程依香就注意到有个女人频频出现,那女人约三十来岁,很时髦,妆化很大,噪门也大,是让程依香皱眉头的那种。是她吗?但小屋的装潢看起来很简单,米色加褐色,里头的吧台也是深色木头,太朴素了吧?不像一个浓妆女人的窝。“管他的。”程依香吸够了秋天的空气,准备进琴室继续写曲子。突然,她发现牛铃有点状况。“这是什么东西?”牛铃的拉环上绑了一封信。程依香左看右看,打量很久,才小心翼翼地把信拿下来。 咖啡小屋,新居落成, […]

[小说]咖啡谜之十八:生活咖啡

春到来时,程依香隔壁那间小屋,卖掉了。整天进进出出的工人和施工声,吵得她不得安宁。终于,她去了船吧。 “天啊!稀客!”老巴问:“多少年没喝咖啡了?” “二年多了。”小香说。 “我还没见过有人真能把咖啡戒掉的,妳是我遇过戒喝最久的一个!” “我没有戒,只是刚好没有想喝。” 老巴摇摇头,煮着咖啡,香气再度进入程依香的心肺。她一闻就知道没救了!那味道就像老朋友。不是香不香的问题,而是一种感动,像自己身上失去多年的一部分,她趴在桌上一动也不动,“哦……天啊!真是要命的味道!” “呵呵,想念吧。”老巴闻着搅伴器,“妳知道吗,咖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秘密情人。” “秘密情人?” “看不见,但真实感动在心里 […]

君子们咖啡馆的地道奥斯曼情调

我在前往伊斯坦布尔前,辗转拿到了君子们咖啡馆的地址,在老城区,苏里曼尼清真寺不远处。土耳其文的地址,由于不理解单词的意思,显得非常不真实。     它吸引着我一定要去寻着,因为这个咖啡馆据说建于16世纪旧咖啡馆的原址。当时,咖啡作为来自非洲的喷香饮品刚刚进入奥斯曼时代的伊斯坦布尔,并在伊斯兰世界里流行开来,成为帝国饮品,这座城也还叫君士坦丁堡。从游客手里看到过一张关于这家咖啡馆的照片,照片里的咖啡客,未见眉飞色舞地高谈阔论,倒是大都沉静地埋头抽着水烟,烟雾在昏暗的光线里轻绕,乳白色的。他们面前的小矮桌上,放着描金小杯盏,小盘子里横着一柄银色小勺子,这仍旧非常奥斯曼,与维也纳皇宫城墙外的中央咖啡 […]

郑道尧:如果你想开一家咖啡馆 别忘了找到你的“社区认同”

如果你想开一家咖啡馆,有个建议:从找店面开始,锁定一个区域建立地缘关系;觉得一个区域不错时,借着几笔小额消费,认识周遭的店。 现在找房子,通常是看网路房仲约看房,直接就跟房东谈,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一般人都忽略了,也不知道如何查起—-房东的口碑。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打听附近的一般生活消费的小店,像是生活用品杂货店,五金行,早餐店、小吃摊等路边摊,当然要找有点历史的,看起来开了几年,对该社区都有相当的熟悉度。如果没有消费或初次消费,通常不会告诉你,但是厉害的小店你去个两次三次,就会认出你。这种店也是情报搜集厉害的店,举凡社区内大大小小,大概包括谁有小三小王都能略知一二,厉害吧?没有 […]

为什么谈恋爱的时候要去喝杯咖啡?原来对方怎么选咖啡真是大有讲究

暧昧的美好让很多人难以忘怀,酸甜滋味加上模糊不清的界线,对方一举一动总是触动内心深处,但却也让人受尽委屈。想知道对方到底对自己有没有兴趣,又不知该从何问起,那就约他一起喝杯咖啡吧! 根据“Tanogo”公布的心理测验,让你可以从他选择饮品的模式,读出他到底喜不喜欢你! 他和你点一样的饮品 每个人对于饮料的冰量、糖量需求都不一样,如果你在告知店员自己的需求后,他接着点跟你相同的饮料,代表他百分之百对你有意思,想让你知道彼此有相同喜好,并让你对他产生好感。 他点隐藏版饮品 如果他点了价目表上没有的隐藏版饮品,代表他对你有意思,但在不确定你的心意前绝不会透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借由这样的行为让你对他 […]

琥珀咖啡关口一郎:我天生就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

咖啡虽然源自欧美,但是传进日本后,日本人以特有的职人精神投注于咖啡,从豆子的选择、烘焙到冲煮,关注细节、近乎苛求,也就是职人的“こだわり”。银座的“琥珀咖啡”,开业已经六十七年,就是咖啡职人精神的最佳体现。 “我天生就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 说这句话的不是哲学家,而是银座八丁目琥珀咖啡的关口一郎,他所说的“事物”指的是咖啡。他出生于一九一四年,高龄超过一百岁,虽已将咖啡馆交给外甥林不二彦管理,但一星期之中仍然有几天会坐在店里。他在日本烘焙咖啡界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对他而言,唯一的念头是如何把咖啡煮好。 “一生唯一念。”他说。关口一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工学部,他从工学当中学到如何掌握事物的本质,然 […]

知识点: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是一家咖啡馆做的

在17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就已被荷兰商人带到了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内,茶对于英国人都是一种极为罕见也极其陌生的东西。    “据说茶在英国初次上市出售已晚至1657年”(角山荣《茶的世界史》)。而1658年9月23日,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则是英国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关于茶的记载。这是伦敦一家咖啡馆的广告。 在咖啡馆卖茶,也算不上奇怪的事情,无非只是英国人还没有好好认识这两种东西。当时看来,茶与咖啡都是从遥远世界舶来的珍奇饮料,再没什么大的不同。只不过咖啡早卖了几年,先一步建起了咖啡馆而已。 那则广告“满纸充满了冗长的介绍功能的语言”,先是茶的一般性介绍,然后着重提到茶是“ […]

你知道吗?喝杯冰咖啡其实没那么简单呢

除非老板不在乎获利,否则冰咖啡通常都比热咖啡贵,特别是考虑到时间和空间成本,实际上贵多少不一定。 卖冰咖啡可以让咖啡店赚一点钱,但冰咖啡花费的时间和工夫限制了获利,成本也比较高。 冰咖啡需要冰和制冰机,冰咖啡通常用塑胶杯装,价格比纸杯贵,客人通常用吸管喝冰咖啡。纽约Think Coffee老板谢尔说,杯子和吸管等东西加起来,冰咖啡的成本多出约20%。 另一家咖啡店的老板表示,冰咖啡的成本,因店家服务的方式而异,比较漂亮的杯子和纸巾成本也更高,不过多数老板在设定饮料价格时就考虑到这些成本了。 气候也有关系,宜人的春天对咖啡店大有帮助。Joe Coffee老板鲁宾斯坦说,在一个温暖的春天,生意会比 […]

张爱玲、鲁迅们笔下的海派咖啡文化

咖啡是舶来品,最初传入中国时,必是先出现在了新派人物聚集的上海。 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 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 […]

当台湾咖啡馆密度超过巴黎 黑金风潮 商机无穷

在大卫.柯特莱特所写的《上瘾五百年》一书指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瘾品不是尼古丁,也不是酒精,而是咖啡因。含咖啡因食品中,又以咖啡的需求最惊人。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贸易商品,也是20世纪全球流通范围最大的农产品,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统计,2014年全球平均一天喝掉20亿杯咖啡,若以零售价格来估算,咖啡年产值早已突破1000亿美元。因此咖啡被称为“黑金产业”,当之无愧。 这股黑金浪潮之所以能够快速席卷全球,除了咖啡本身香气与咖啡因提神作用吸引人外,在于人类对咖啡的需求,混杂不只有饮用的功能,而是喝咖啡的行为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也让咖啡成为象征懂得品味生活的全球通用食品。 殖民文化让咖啡成为全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