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馆

咖啡流行了这么多年,并没人在乎是谁发现了它,只是不聊聊这些个闲话,怎么理解咖啡呢?

关于咖啡最原始的产地,通常被指向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卡法高原,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饮用咖啡,却存在着多种说法。 咖啡最初在阿拉伯世界之间流传 十世纪的阿拉伯医师拉杰斯(Rhazes,850~925?)首度发现咖啡对肠胃的疗效,于是它将咖啡豆烘焙、碾碎、并用热水冲泡,制成药物“邦乔姆”供患者饮用,这是文献上最早的咖啡饮用记载。 但在西元1587年的第一本咖啡书籍《咖啡的由来》中,回教学者阿布达尔·卡迪尔却认为咖啡是由一名回教僧侣,谢克·欧玛尔在阿拉伯南端的山中发现,还因为做成饮料给病患饮用而被封为“圣者”。 另外,十六世纪的黎巴嫩学者法斯思·奈罗洛斯·巴奈修斯(Faustus Nairous […]

咖啡或者意大利面 不过是用来流浪用的

我自己也没想到两个月前飞过来度过一个周末,并且在机场逗留了二十个小时之后就开始了在这座城市工作的日子,许多决定就是十分匆忙的。 我住的地方不能上网,于是每个周末我都会待在附近的咖啡馆,从下午两点一直工作到夜里十点店家打烊。平时这家店很清静,一整天可能也就两桌客人,不过,今天来了一桌日本人,兴致勃勃地聊着天,在市郊遇见这种情况自是不多见的。 “嘿,你知道这家店的 wifi 密码么?”隔壁桌的一个女人轻轻地拍了下我的肩膀。我摘下耳机,停了手上的工作转向她,想了想:“keep smile.” “谢谢。” 因为被突如其来的拍肩打断了思路,我也就顺势地靠在沙发上决定休息一下,同时也打量起了这个女人。短发 […]

民国时期天津的咖啡文化,及溥仪在利顺德喝过的一杯咖啡

民国末年,天津起士林在上海开设分店,张爱玲是那里的常客。张爱玲对起士林情有独钟,她后来回忆:“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天津的咖啡想必为张爱玲的笔端注入了灵感。 早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咖啡就已经传入中国,当时,咖啡常被中国人称为“高馡”或“考非”。咖啡馆大都是由外国人经营,其出现最初只是为停靠在上海、广州等口岸的外国水手而准备的,因为他们不免乡愁。 天津的西餐文化缘起于九国租界,那里最初的西餐厅大多附设在旅馆内。 利顺德饭店的创始人殷森德早在1861年就于紫竹林置地建屋,开办了一家颇具印度风情的餐馆(兼 […]

除了约会、约聊之外,喝咖啡在韩国还表示约疗 问题是在咖啡馆里更容易做好心理咨询吗?    

近来,“心理咨询咖啡馆”正在韩国流行,这样的咖啡馆已有20几家开业。人们可以在此找专业的心理专家做咨询,包括性格分析、职业规划方向、如何排解烦恼等,价格在人民币一两百元左右。 有几家心理咖啡馆还针对“发育障碍儿童”及其父母推出咨询服务,包括发育检测、语言治疗、美术治疗等。全部的咨询服务都在咖啡馆内部的独立空间进行,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暴露,也不会留下医疗记录。 资料显示,韩国已连续11年成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8.5人自杀。据悉,70%~80%的自杀者是因抑郁症而走上绝路。 现在,每100名韩国人中就有1.2人患有抑郁症。最可怕的是,很少有人去医院接受治疗。 很多韩国媒体 […]

不卖薯条和汉堡的麦当劳还叫麦当劳吗?他们在巴黎要翻天 居然专卖咖啡了

麦当劳已于8月底在巴黎推出一种“新”餐厅,不卖汉堡或薯条。 称为McCafe的餐厅,较像高级的咖啡和甜点店,而不是一般的麦当劳。这家餐厅有30个座位和开放式厨房,网站说专门出售“咖啡和美食”。 McCafe供应甜点,包括马卡龙饼干、杯子蛋糕、提拉米苏、布丁、玛芬糕、棉花糖条和布朗尼,以及各种普通和加了口味的咖啡饮品,例如意大利浓缩咖啡、玛琪雅朵咖啡和拿铁咖啡。 咖啡店的外面没有金色拱门或与麦当劳有关的标志,里头摆了一个冷藏柜,陈列可以拿了就走的食物,例如优格和三明治,非常像连锁咖啡店星巴克的内部。店里也供应较扎实的食物,例如夹鲑鱼或熏牛肉的烤贝果面包。 McCafe是麦当劳的咖啡品牌,该公司去 […]

槟城有咖啡馆也有咖啡馆文化 但品质却做不到物有所值

马来西亚的槟城在获得世遗的头衔之后,不懂由谁开始将咖啡馆的文化发扬光大,泡咖啡馆顿时形成了一股潮流。眼看咖啡馆是个大好商机,一些对咖啡一知半解的人儿也来分一杯羹,崛起了一大堆虚有其表的咖啡馆。 许多咖啡馆都把门面装饰得五花八门,以各种莫名其妙的主题来吸引群众的眼球。同时,在咖啡拉花或装饰上稍微加点噱头,人们便蜂拥而至,盲从潮流。可他们并不知,很多咖啡馆的咖啡乃是出自于同一家厂商,实际自身烘培咖啡的咖啡馆屈指可数,所以味道大致上大同小异。 当然,我个人并不排斥主题咖啡馆,也不一定要自身烘培咖啡,有特色的咖啡馆固然可以赢得商机,然而最起码必须对所呈现的咖啡和美食负起责任! 一些咖啡馆,咖啡泡得不怎 […]

谁是硅谷正当红的咖啡馆?一分钟让你了解刚刚融了4500万美金的Philz Coffee

编者语:在朋友圈看到Philz Coffee融资消息之前,并不知道它是谁,它有什么绝活,做了一番功课之后才发现:仅仅是知道Peet’s、星巴克,或者旧金山四大天王(Blue Bottle,Ritual,Four Barrel,以及Sightglass)什么的是不够的,从今天开始,至少还有这家Philz Coffee。 Philz Coffee是从Mission District起家的,所以这家Original Philz Coffee很嬉皮 1、Philz Coffee在2003年成立,创始人Phil Jaber对咖啡充满热情,甚至连店名都用他的名字多加一个字母“z”来命名,“z”有永久的意味 […]

开家让喝咖啡的人感觉浪漫的咖啡馆是必要的 若为自己就成浪费了

每回不经意在巷弄间发现小小的咖啡店,我总会不自觉地想一探究竟。 推开门,扑鼻而来的咖啡香气、清淡典雅的布置、居家闲适的风格,正好是我喜欢的咖啡店氛围。掏出随身速写工具和纸笔,在等餐的空档就能捕捉到几许店家的景致;不论是盆栽或摆设小物、播放的音乐、桌椅和空间的色彩——这些点滴都反映出咖啡小店的用心与风格! 一开始到咖啡小店,其实并非为了“喝咖啡”;而是这几年间,咖啡小店几乎成了我在家庭和工作之外,另一个独自面对自我的“心灵空间”!喝一杯香浓的热咖啡,点一两样甜点,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喝个下午茶,就能享受到边阅读或边画速写的乐趣。静谧的时间中,我被咖啡小店的浪漫气息包围,有时饮食完毕、速写也画好了,我 […]

阿爸在田里开了一间“老人咖啡馆”

阿爸在田里开了一间“老人咖啡馆”,生意日益兴隆呢! 当了大半辈子火车司机的老爸,从铁路局退休后,转换人生跑道,在阿公留下来的一分半田地上,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工作,庄稼生活过得挺写意的。 为了在耕作之余有个休憩的地方,阿爸在田边搭了一座丝瓜棚,并在棚下摆了一张圆形桌、一只藤椅、一套茶具和一罐茶叶,让自己在空闲时可以喘口气、喝喝茶。没想到过没多久,左邻右舍从事农耕的叔伯闻风而来,于是,小圆桌换成了大圆桌,椅子从一张增加到八、九张,俨然成为一间小茶馆,好不热闹。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多年,直到去年底,观念新潮的阿爸看到“整个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馆”的广告,觉得不该输给年轻人,喝茶喝了好多年,好 […]

德国的这家咖啡馆真会玩 他们就是要让你好奇 这比喝杯咖啡有趣且有钱途的多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位于德国韦尔特海姆(Wertheim)的路边咖啡厅Toppels’今年年初才开业,生意却异常火爆。 从外面看,它似乎被整个反转了过来,好像建在车库顶上。进去之后,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家具等物品都吊在天花板上,看起来就像个颠倒的世界。 这家咖啡馆在装修的时候将所有陈设物品全部进行倒置。因此游客站在地面上拍照的时候就像是悬浮倒立在半空中一样。 比如浴室里,一个大浴盆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拍照地点。游客只要双脚站在地面上,头部和双手就可以接触到浴盆,看起来像是双脚粘在天花板上练习倒立一样。 这样的举措吸引游客们纷至沓来,纷纷拍照传到Instagram或Facebook等社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