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馆

新泽西的小石镇咖啡馆和一位老年人

有一段时间,我住在新泽西的小镇上,借别人的电脑,开始写我的书。    从这个小镇,能望见冬天盖满了褐色橡树枝的山,和浮着冰的小湖。黄昏时候,晴朗而寒冷的天上,能看见飞机拖着一条白色的长尾巴,慢慢地向远方飞过去,像一颗流星。    宁静的小镇上有一家医院,一个邮局,一个小火车站,一条有些精致小店的街道,一栋刻着1907字样的殖民地时代的木条小楼,是家银行。一个小警察局,一家小书店,整个白天都难见到一个顾客。还有一家咖啡店,卖法国咖啡,在奶沫上加一点点五香粉,做成了意大利的卡布基诺式。 12月的第一个周末,这个小镇和全国一起为车站广场上的圣诞树点亮了灯。那个晚上,住在小镇上的人家,都上街来看点亮的 […]

想了解英国人?除了准点打开电视看英超之外,还可以在伦敦找家咖啡馆坐下来跟他们聊聊天就好了

在伦敦街头随处可见咖啡馆,白天到傍晚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不少人在这里闲坐、聊天、看报纸、喝咖啡,既有衣着光鲜的白领,也有打扮随意的居家人士,还有工闲时短暂休息的蓝领阶层。到咖啡馆喝咖啡已经成为英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 伦敦的咖啡馆在300年前就极为盛行,那时的咖啡馆更具有社交功能,人们常常聚集在此谈论新闻时事、探讨剧本甚至伏案写作。据考证,那时的咖啡馆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而不像现在这样主要由几家大的连锁品牌垄断。当时的咖啡馆也让英国人的几个突出特点更加有场合发挥,爱搭讪、爱聊天、爱辩论。 记者此前刚刚来到伦敦不久,就在很多情形下被友善地聊天,既有走在路上迎面而来陌生人,也有在广场上观看 […]

除了童话,安徒生还写过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这件事只有去过罗马的古希腊咖啡馆才有人告诉你

(罗马的古希腊咖啡馆/图片来自谷歌) 从西班牙大台阶上下来,经过每一阶上坐在杜鹃花边上的游人们和四月明媚的阳光,再经过一个喷泉,就到Via Candotci大街。两百多年前,一个希腊人到这里来,在86号开了一家咖啡馆。大概因为他怀乡,所以给自己的咖啡馆起名字叫“希腊”。这两百年来,它因为一些伟大的客人而变得有名。从前,歌德来过这里,门德尔松来过这里,瓦格纳和司汤达来过这里,甚至罗马红衣主教也来过这里。因为这些人的名气,所以希腊咖啡馆一直在罗马旅游手册上下不来,而且在旅游者们口中相传:“啊,在罗马不妨到希腊咖啡馆去看看。”人们总是这么说。 我去了。我去是为了安徒生。在一本看上去不那么专业的书上, […]

花神咖啡馆冬夜静思:莱布尼兹、笛卡儿与沙特

“先生您呢?请问要来杯咖啡还是茶?” 服务生带着疲累又不耐的语气问道。毕竟是在这样的巴黎冬夜下,而且已接近花神咖啡馆的打烊时间。这是个充满挑战的夜晚,我觉得我需要喝些烈一点的饮料来支撑精神。我的同伴——一位年纪老迈但相貌英俊的酒色之徒,名叫吉米道格拉斯(Jimmy Douglas)——提议我点一种从没听过、酒精浓度相当高的饮品。他坚称这种饮品一定能够活化我的肝。 这种饮品对他显然颇有效果。吉米这辈子虽然过得纵情恣欲、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外表却显得青春永驻。朋友都叫他美少年格雷。(身为从来不必为生活操劳的桂格燕麦公司财产继承人,大概也是他的相貌看来永远不老的原因之一。)在一九五○年代期间,他曾是 […]

咖啡馆里的黄油饼干

「先生,您又来了?」 「是的,今天继续过来写点东西。」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电脑从包里拿出来,放在面前的小方桌上,左边摆上手机,右边是笔记本和钢笔,以及一本村上龙的小说,我最近在看他的《第一夜第二夜最后一夜》。这大概算我的一份新工作,到咖啡馆扮演落魄作家,我这样安慰已经失业了三个月的自己。 「今天还是一杯美式?」 「是的,一杯热美式,大杯,然后麻烦给我一杯清水。」 大约两年前,我来杭州度周末的时候知道的这家咖啡馆,在滨江的一个小区里,如果硬要说这家咖啡馆有什么特点,可能书特别多算一个,有许许多多满满当当的书架,咖啡馆的每个角落也都堆满了书,像是一个仓库。 当时我在上海工作,经常趁着周末坐 […]

咖啡何以在以茶闻名的日本成为新潮?因为喝茶要恭敬不如喝咖啡那样放松

在日本这个以茶闻名的国家,愈来愈多人开始转喝咖啡来纾解日常压力,文青咖啡厅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提供精心调配的饮品来解咖啡爱好者的瘾。 日本一年进口的咖啡豆超过43万吨,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今年32岁、刚获得本咖啡师锦标赛冠军的铃木树说:“日本茶文化帮助孕育了以精品态度品尝咖啡。日本人的味觉很敏锐,懂得欣赏味道上的微妙差异。” 日本人在世界咖啡师锦标赛上的表现很优异,有2014年冠军的井崎英典和2016年亚军的岩濑由和,铃木则目标成为首位女性世界冠军。 除了有这些厉害的咖啡师外,这些文青咖啡厅的创意和夸张表演,也让泡咖啡变成一件新潮的事。三次日本锦标赛亚军的石谷贵之说:“透过炫技和一点智慧,咖啡 […]

想在纽约找份咖啡师的工作?先别跟人说你在星巴克工作过,不然……

编者语:如果一定要区分“职人咖啡”与“精致咖啡”是两个意思的话,前者侧重咖啡师的专业技能与咖啡机器的精巧,后者更突出从业者的职业态度,无论哪种,“匠心”都是基础。这篇文章带你一窥纽约咖啡文化的变迁。 过去十年来,职人咖啡(artisan coffee)的潮流席卷纽约,除了美国西岸的Blue Bottle Coffee和Stumptown Coffee,费城的La Colombe Coffee和Joe Coffee等全美知名的咖啡烘焙厂进军纽约插旗外,本地的Toby’s Estate、Brooklyn Coffee Roaster、Café Grumpy和Parlor Coffee以及纽约上州的 […]

被人遗弃的老格林威治村及其不甘寂寞的咖啡馆

(图片/谷歌图片) 人一进纽约城,就会忍不住想钱,这是到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感觉。第五大道车水马龙,云集了全世界最好的商品。只要有钱,它们下一分钟就可以是你的。这里的大商店减价时,英国女皇也会专门开了飞机来买鞋。往上城走,渐渐就见到华宅,巨大的房子气势磅礴,前厅灯火如金,拉门的黑人穿着一丝不苟的制服,精致优雅。你看不见住在里面的人,只是非常扎实地想到,里面房子主人的身家值天文数字的钱。再往上走,进了黑人区,看到的房子是没有窗子的,看到的人是失了业的,在街上闲逛着,听到的故事是杀人越货,单亲妈妈,吸毒,每个故事都是同一个主题:“就是因为没有钱!?” 往下城一路退去,到了从前艺术家群居的格林威治村,以 […]

把咖啡馆搞的跟海滩一样 有白沙有咖啡有好书也有美女 可惜屋顶上少了一个洞 不然连阳光都够了

据台湾媒体报道,日本有家咖啡馆,在地板上铺满白沙,放上桌椅、沙发椅和躺椅,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海滩咖啡馆。 这家名为“白色沙滩书籍Cafe (ソラノビーチBooks&Café)”的咖啡馆,让客人感觉放松,像在海边喝咖啡、看书一样。据说,他们使用的白沙都是从澳洲运来的。 咖啡馆还有好几百本关于旅游、设计的书籍,客人可免费阅读。 这样的创意当然值得讨论,只是对小编这种连黄色沙滩都不常见的宅人来说,白色沙滩是真的存在吗?

在波尔图野营营地里遇到一家闷人的咖啡馆

没有想象到,最闷的咖啡馆是在波尔图浅蓝色海边的野营营地里找到的。靠海的山崖上,一栋褐色的木头平房,就是营地的咖啡馆,没有名字,上面简单地写着“咖啡”。 黄昏时候,里面的蒸汽机哧哧地响着,酒保无聊地翻着眼睛,站在一大排低度酒前面,没什么表情。店堂里亮着灯,因为天不太黑,所以灯就不那么亮,很懈怠的样子。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灯下翻报纸,哗,翻过了一张,过十分钟左右,哗,又翻过了一张。他穿着家常轻松的衣服,无领汗衫,沙滩短裤和厚厚的拖鞋,整个人是松的,松懈和无趣。他无名指上的婚戒,在翻动报纸时会发出光来。看着他,猜想到平日这人在办公室里,大约也算是富有经验的中年骨干,精通专业,遇事雷厉风行的样子,打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