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我们同情那些在花神咖啡馆中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但是这种同情里又夹杂着一丝不耐烦:他们离经叛道的行为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消极、懒散寻找借口,还有就是他们真的是非常非常无聊。——西蒙娜·德·波伏娃 除了周日,每天早上6点左右,蕾妮夫人和她的丈夫荷西会拖拽他们的咖啡馆外那些快要散架的桌椅,将它们安在铺着鹅卵石的露台上,露台就在我们的卧室窗户下。 在晚上11点到凌晨2点这段时间里,他们会用力将这些桌椅再搬进来。蕾妮这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情,就连她还在子宫里也不例外:在她之前,她的母亲经营着这家咖啡馆。几年前,蕾妮和荷西退休了,将这个地方卖给了附近的餐馆。这种搬动桌椅的传统仍在继续,还有震耳欲聋的音乐作为伴 […]
位于伦敦的一家名为“有机厨房”(Organic Kitchen)的咖啡馆,新近贴出一张公告,禁止5岁以下儿童入内,原因是“受不了父母放任孩子在店内一直哭闹”。 据英国《太阳报》报导,这间店是许多主妇们带着小孩、喝咖啡聊天的好地方,但这家店的店长认为,她已经观察过好多个例子,实在无法容忍父母放任孩子哭闹,于是决定不让5岁以下的孩子入内。 店长说:“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困难、很具挑战的选择,但我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因为有一些父母一进店内就坐了2小时,但这2小时全放任小孩哭闹。我无法允许顾客来我店消费,原本是想享受高品质的用餐环境,但因为一些自私的父母放任小孩哭闹,让顾客必须被迫放弃吃早餐或中餐。” 不 […]
可能是受到星巴克的影响,加拿大知名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s近日也宣布,将先在温哥华和安大略省试点推出高档的拿铁和浓缩咖啡,预计在新年之际推广到全国。 这些据称更“高档”的咖啡将会采用优质阿拉比卡浓缩咖啡豆作为原料;拿铁也将采用100%加拿大产鲜牛奶。 同时,Tim Hortons总公司要求各个加盟店花费1万2千美元购买新的咖啡设备。 尽管有观察者认为消费者会愿意多花几元钱享受高档咖啡。但还是有一些加盟店认为这样太不值得,难以收回升级成本。 看起来,Tims Hortons是向星巴克看齐,实际上,它的竞争对手却是麦当劳的麦咖啡。 来源:CBC 编辑:kaweh.net
接近0度的低温,十二月的维也纳街头真的不是普通的冷。我一手压着快被冷风吹走的帽子,另一手看着Google地图寻找威玛咖啡厅(Cafe Weimar)的踪迹,跳下轻轨电车、经过了市民歌剧院,比预计采访的时间提早近20分钟抵达威玛咖啡厅,店内昏黄的光线,散发出一股温暖的气席,受不了刺骨的寒风,毫不犹豫的推开两道木门之后,迎接我的除了扑鼻的咖啡香,还有穿着笔挺燕尾服的服务生。表明来意后,示意我到旁边的预约席坐下,等候咖啡厅老板帕拉册(Platzer)先生到来。 “为什么想了解维也纳咖啡?”帕拉册操着一口浓厚德式英文,一坐下来就询问我的来意。我不讳言的提到过去曾参加过波特兰、墨尔本的咖啡之旅,好奇同样 […]
近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贬值,让中国咖啡豆的进货成本比之前涨了1/4,然而在中国想开个独立小店的咖啡馆,除了要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外,新一代台商说,如果没有“转型升级”,根本活不下去。 数据显示,光上海就有约6千家咖啡店,去年增加800家,业者透露,其实新开有1200家,只是有些店因租金成本而倒闭,先前主打韩星的韩系咖啡馆在热潮退烧后,极高的授权金和装潢、店租成本,也让不少加盟店开始打退堂鼓。 上海某区临街的一家咖啡馆 开一个自己的咖啡店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近来也有不少台商想以擅长的“文青”、“慢活”风来创业,但真没那么简单。 中国目前咖啡市场“主流”是小资与颜值,除了高级办公大楼区的人对咖啡豆 […]
我们是迷恋咖啡的现代人。 1670年,大约在英国人占领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的六年之后,咖啡取代了啤酒,成为纽约人的早餐饮品;1689年,北美最早的咖啡屋在波士顿开张。在咖啡文化双砥柱的巴黎(1675) 和维也纳(1683) 出现咖啡屋之后不久,新大陆也开始在公共场所享用咖啡了,甚至比起他诸如柏林(1721) 等欧洲城市还要更早。纽约在1696年有了第一家咖啡屋,费城则在1700年。就在这些地方的文化都还没完全成形之际,美国的咖啡文化便已经开始了。 尽管有这么好的开始,新大陆和咖啡的亲密关系在三百年来却一直保持低调。没有人(当然不是对美国咖啡不屑一顾的欧洲人)想像得到2004年星巴克会在巴黎的歌 […]
我第一次遇见杨吉是四个月以前的事了,那是在印度加尔各答(Kolkata)的一个老咖啡馆里面。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包着头巾的的服务生、社会主义的海报、天花板上面的风扇里一层厚厚的污垢。有一面墙上挂着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的画像,因为泰戈尔五十年前获得诺贝尔奖时,曾经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 杨吉坐在咖啡馆角落的一张桌子旁,他是个面目清秀的印度男子,有着一对发光的眼睛和微薄的双唇以及骆驼色的皮肤,还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他卷起了一根香烟,叹了一口气。他的行为正是一个大麻毒瘾者的模样;当时我并不知道,所以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可以一直盯着一根未点燃的香烟,而且好 […]
大约25年前,星巴克决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当时的决定是基于一个大胆的想法:美国消费者会花费超过1美元购买一杯咖啡。 如今,星巴克把赌注押在了人们会花1美元购买一盎司咖啡。 把星巴克打造成一个拥有逾2.5万间门店的全球性品牌的舒尔茨前不久表示,他准备卸任首席执行长一职,致力于发展星巴克内部的一个高端咖啡店项目──在高端店中,12盎司的咖啡售价多达12美元。 星巴克计划开设20到30家大型的星巴克臻选咖啡烘焙工坊及品鉴馆(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 and Tasting Room),现场烘焙少量种植的稀有且新奇的咖啡豆,并使用多种方式冲泡。公司还计划以星巴克臻选咖啡(S […]
韩风席卷全球的现在,不难在韩剧中看见各式各样咖啡馆的踪影,无论是约会的桥段、工作的场所、匆匆走过的街道等,咖啡馆总会在剧中探出头来与观众打声招呼。跳出戏剧,咖啡在现实中的韩国也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游走在首尔街头,近乎每过几条街口便会遇见咖啡店,星巴克的数量更只仅次于美、日。 从“洋药汤”到“平民饮料”之路 约19世纪末时,咖啡传入了韩国,其昂贵的价格与稀少的销售地点,使得咖啡没有受到大众的太多的注目。苦涩的风味、深褐的色泽,让这个新潮的西式饮品有了“洋药汤”之称。 1950年代韩战时期,咖啡依旧是珍稀之物。大量咖啡从在韩美军的基地流向黑市,创造了丰厚的利润,韩国政府为了避免外汇与税收流失,因 […]
第一次来巴黎的人应该会很纳闷。巴黎不是咖啡之都吗?巴黎的左岸不是台湾咖啡广告的最爱吗?美美帅帅的模特儿不都是在巴黎左岸喝完咖啡以后头顶上就会有祥云飞过,佛光万丈吗?可是为什么你如果真的在巴黎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的话总有一个疑问浮上心头:为什么巴黎的咖啡在现实生活里喝起来有点落漆,再平凡不过。 这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法国人喝咖啡起步早,打从18世纪以来,咖啡早已经融入生活的一部份。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刚刚说的“再平凡不过”正是重点。咖啡是巴黎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去巴黎喝咖啡,喝的是人家日常生活里的饮料。可是不住在巴黎的人在巴黎喝咖啡,想喝的是“意境”,实际上那杯咖啡倒底好不好喝,好像也很少人会去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