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馆

日经:10万家咖啡馆与变化的中国咖啡市场

咖啡文化正在中国扎根。据悉中国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达到10万家,目前正从沿海大城市向内陆和地方中等城市加速开店。此外,与饮料搭配提供的面包和蛋糕的体验活动也很火爆。伴随中国人收入的持续增加,今后饮食习惯将不断西方化。如何抓住新饮食文化带来的商机将成为企业的课题。 “味道自不必说,美观也很重要”,2017年底,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咖啡相关展销会的陈先生(40岁)这样说。陈先生在上海市内运营一家约4平米大的小型咖啡馆,他仔细观察了众多商用咖啡机,目前正在考虑开分店。 据从事咖啡与茶叶相关市场调查的“咖门”统计,中国每杯咖啡的平均价格为24元,拿铁为30元。尽管在中国的大城市,租金和人工费都呈现上升态势,但 […]

李清志:京都的咖啡馆

有人说:整个京都就是一座咖啡馆!这座城市的确有许多咖啡店,即便是去过京都多次,我还是可以找到没去过的咖啡店。好友哈利写过“人情咖啡店”一书,他去京都专找老派咖啡店探险;我也喜欢但却不喜欢像六矅社、御多幅那些烟雾弥漫的地下室老咖啡馆,瘾君子的二手烟总是把我熏得,无法好好享受咖啡。 不过我却喜欢三条通附近老咖啡店Coffee Smart,这家开业八十年的老咖啡店,依旧保有优雅的品质,不论是餐具杯盘、女侍的制服,都维持洁净如新的面貌,不像许多老咖啡店陈旧肮脏,令人受不了!这家咖啡馆最棒的就是其特有的甜点,特制的松饼、香酥的法国土司,以及绵密的布丁,将松饼上的奶油抹开,浇上甜滋滋的枫糖,真是咖啡的绝佳 […]

咖啡馆的兴起到咖啡聚会

17世纪欧洲有一间很特别的咖啡馆,是在1687或1688年劳伊在伦敦开的,几年后,他把经营的十分成功的咖啡馆搬到龙巴尔街,在那里经营了80年之久。劳伊的咖啡馆在当时马上变成航运业相关人士的聚会场合,人们来这里打听最新的消息,很快的“保险业”这个新兴行业渐渐兴起,到18世纪的时候,劳伊咖啡馆已经变现在世界上知名机构,当时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当时保险经纪商会在会在劳伊咖啡馆会见客户和交易,渐渐的伊些海上保险业者会租下固定的包厢,后来干脆搬到了伦敦的皇家交易所,原先的老主顾们决定将自己的组织合并,原先的咖啡馆就变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这是咖啡馆很特别的一段故事,老师的讲义里也 […]

咖啡馆在英国的兴与衰

1876年,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欧美间经历20年候鸟般的穿梭生活后,定居伦敦,开始写作《英国时光》,记录他的旅居体验,评述他为之着迷的这个岛国的景物和人情。当写到伦敦印象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国际大都会竟然找不到一家在巴黎、在欧陆城市街头常见的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休憩、交际的咖啡店。事实上,今天访问英伦的游客假使有心,也会察觉,喝咖啡的地方虽有,垄断市面的基本上是意式咖啡店(如Costa)或美式咖啡馆(如星巴克),都是根源于外国的20世纪时髦产品。而体现英国本土口味和历史文化风情的品牌难觅踪迹。 然而,200多年前,英国曾有过一段由咖啡和咖啡馆文化所主导的历史,见证过世界上最壮观的咖 […]

微小说:咖啡杯旁的玫瑰

今天是我第一次相亲,是我父母安排给我的。 他们说我一直忙于事业,对身边的男同事不太感兴趣,所以匿名上网替我安排这次的相亲。 我穿了一件红色的连身裙,将头发放下。人家说,第一次约会的女生若穿红服装,会让男方产生深刻的印象。 男方要求以一支玫瑰作为“结识品”,其实是为了 确定对方是否自己的相亲对象,以免摆出乌龙。 今早,我托助理帮我去买一支红玫瑰。反正男方也没说要什么颜色,就买一支普通的红玫瑰。 我推开咖啡厅的门,挂在门边的铜铃发出清脆的“铃”声。 我看到咖啡厅最角落边的桌上好像有一支长着几片叶子的植物,应该就是他了。我走上前去,在猜测这西装笔挺背影的主人是谁。 “嗨……”我走到他面前主动打招呼, […]

泰国一咖啡厅仿成人影片人设 店主可能获刑3年

近日泰国媒体报导一间咖啡厅“COFFEE ON DAY”仿SOD企划,竟让女服务生全裸、身上仅穿围裙为客人服务,完全仿照成人影片情节。而最新消息指出,咖啡厅的两位全裸女仆和业者都出面道歉了,而业者恐怕还会吃上官司。 据英国《太阳报》与泰国《每日新闻》报导,22岁女子阿莉莎(Arisa Suwannawong)和21岁女子明葛慕特(Minggomut Kongsawas)在咖啡厅内上演“大奶微微”,两人除了露出傲人胸围吸客,还拍片打广告说:“这里的咖啡很好喝,会加很多奶喔!”饮料要微冰微糖,也都可以客制化。但消息一传出,引发社会争议,并被警方盯上,据悉业者苏空(Prasong Sukkorn)已 […]

为什么荷兰的“咖啡馆”里不可以吸烟 却可以抽大麻

15世纪之后,喝咖啡的习惯从非洲和中东地区传入欧洲,到了17世纪才普及,有了专门喝咖啡的场所。 早期的荷兰,喝咖啡的店铺用荷文或者法文,叫Koffiehuis或者café,售卖咖啡,以及一些含酒精的饮料,当时,这些喝咖啡的地方有很多叫法,也包括使用英国人的叫法coffeeshop。起码上世纪60年代之前,coffeeshop的确是指代一般的咖啡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当于中国茶楼的以饮料消费为主的社交场所越来越多变种,产生了主要以喝酒为主的场所,称为kroeg、knijp 或者更加通俗一点的 bar ,于是,荷兰当局就将这些餐饮场所细分,对其中销售酒精饮品的场所提出了营业要求,持牌人必须 […]

边喝咖啡边玩橡皮泥 莫斯科这家咖啡馆带客人玩的不亦乐乎

一些餐馆或酒吧、咖啡馆会把墙壁装饰成留言墙或照片墙,供在那里消费过的顾客留下照片或文字。俄罗斯莫斯科“迪杜咖啡馆”则另辟蹊径,向顾客提供橡皮泥装饰墙壁。数年下来,咖啡馆的墙壁被超过14万件各色橡皮泥手工占据,让这家咖啡馆成为当地最吸睛的咖啡馆之一。    其实,不只是墙壁,咖啡馆的天花板甚至一些家具上也被橡皮泥手工覆盖。美国奇趣新闻网站援引咖啡馆老板的话报道,之所以想到向顾客提供橡皮泥,是希望可以以一种“半永久”的方式供客人们留念,同时也是为了让等位的客人不寂寞。因此,店内每张桌子上都备有装着橡皮泥的盒子,供客人们“灵感闪现”时捏出橡皮泥艺术品。    随着咖啡馆里的橡皮泥作品越来越多,店员不 […]

喝杯咖啡自愿付费?美国加州这家佛系咖啡店收入目前还算稳定

美国加州圣摩尼加一家“大都会咖啡”咖啡风味特殊,服务方式更特殊:实施“自愿付费制”!店内的桌椅、无线网路、咖啡师、糕点等应有尽有,唯独菜单上遍寻不着价钱,店家让消费者可以全权决定付多少钱。圣摩尼加的物价高昂,自愿付费机制显得非常大胆,更难得的是咖啡店营运顺利,完全没有因此亏钱。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导,大都会咖啡(Metro Cafe)两年前在圣摩尼加(Santa Monica)开幕,去年12月决定尝试 30天的“自愿付费”实验,让顾客自由决定消费价格,效果却出奇的好,如今该机制已经迈入第三个月。 咖啡厅老板史努克(Steve Snook)表示,他希望观察人们是否愿意互相 […]

越南咖啡文化:是国民饮品 更是文化符码

提到越南特产,咖啡一定列为其中。但在熟悉咖啡文化的外国咖啡爱好者眼里,这个国度的咖啡竟然跟他们所熟悉的黑咖啡、拿铁、卡布、手冲、冰滴等不同,让他们既感到有些熟悉(毕竟都是咖啡),又有些新奇(因为从来没见过)。可想而知,外国人对越南咖啡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产物不免感到些许疑惑与不解。 咖啡产量方面,咖啡厅常见的咖啡地图上,常常找不到越南咖啡豆踪影;但越南的咖啡出口产量却在世界名列前茅。喝法上,越南慢滴咖啡是世界独有,与一般为人所熟悉的意式、美式咖啡都不相同。消费方面,在越南喝咖啡属于平价消费,路边处处可见摆放简易座椅的咖啡摊;与星巴克那种走高级消费路线的咖啡明显搭不上关系。这些既熟悉又新奇的定位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