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

除了约会、约聊之外,喝咖啡在韩国还表示约疗 问题是在咖啡馆里更容易做好心理咨询吗?    

近来,“心理咨询咖啡馆”正在韩国流行,这样的咖啡馆已有20几家开业。人们可以在此找专业的心理专家做咨询,包括性格分析、职业规划方向、如何排解烦恼等,价格在人民币一两百元左右。 有几家心理咖啡馆还针对“发育障碍儿童”及其父母推出咨询服务,包括发育检测、语言治疗、美术治疗等。全部的咨询服务都在咖啡馆内部的独立空间进行,避免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暴露,也不会留下医疗记录。 资料显示,韩国已连续11年成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28.5人自杀。据悉,70%~80%的自杀者是因抑郁症而走上绝路。 现在,每100名韩国人中就有1.2人患有抑郁症。最可怕的是,很少有人去医院接受治疗。 很多韩国媒体 […]

阿爸在田里开了一间“老人咖啡馆”

阿爸在田里开了一间“老人咖啡馆”,生意日益兴隆呢! 当了大半辈子火车司机的老爸,从铁路局退休后,转换人生跑道,在阿公留下来的一分半田地上,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工作,庄稼生活过得挺写意的。 为了在耕作之余有个休憩的地方,阿爸在田边搭了一座丝瓜棚,并在棚下摆了一张圆形桌、一只藤椅、一套茶具和一罐茶叶,让自己在空闲时可以喘口气、喝喝茶。没想到过没多久,左邻右舍从事农耕的叔伯闻风而来,于是,小圆桌换成了大圆桌,椅子从一张增加到八、九张,俨然成为一间小茶馆,好不热闹。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多年,直到去年底,观念新潮的阿爸看到“整个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馆”的广告,觉得不该输给年轻人,喝茶喝了好多年,好 […]

在开罗除了能上门帮你脱毛送避孕药做X光检查,还能送杯意式浓缩咖啡

在快递到家和服务上门方面,没有多少城市能胜过开罗。 为宿醉苦恼?或许为昨晚的事后悔?Costa咖啡可以送来一杯意式浓缩咖啡(2.70美元),附近的药店也能送来一片事后避孕药(2美元)。 想来个巴西式比基尼脱毛?可以在家中私密环境下完成,价格6美元。需要出生或死亡证明?只需给政府打电话,72小时内就会得到解决。 对于埃及的城市居民来说,几乎一切都可以快递,而且近乎免费。 快递到家服务始于快餐业,但是渐渐发展到一系列其他货品与服务。高级餐厅可以只送一份沙拉或一小块蛋糕;文具店可以把钢笔送到办公室;如果派对上的酒喝完了,可以要酒类商店送来;蛋糕房可以送来刚出炉的新鲜面包和甜点——多数商品都是用破旧摩 […]

这篇想不出好名字的小说 主要是教你在咖啡馆里怎样对待那些爱占座的奇葩

在连锁咖啡店里,接过服务生递来一杯美式咖啡的他,环顾四周,方圆十里,座位上满满的坐了人,唯独一张二人台是空空的,他立即趋前,只见其中一个座位上放了一个背包。他再望望四周,确定没有空椅子,加上热力愈发通过胶杯传到他的掌心,遂决定坐下来。 他才呷了一口咖啡,一个年约十多二十岁的女子,悻悻然的跑到他的跟前。“你看不到这儿是有人占用的吗?”她说时指着背包,咬牙切齿。“看到啊。”他轻松地回应。“那你为什么仍要坐下来?”她叉着腰,露出不可一世的表情。 “我是看见这个座位有人占用。”他微笑着。“却不知道我现在坐的位置都有人占用啊。”她尖起了声线:“一般而言,在星期天下午,两个人一起到咖啡店,是很正常的吧。” […]

有种差距叫“赶不上”:你喝咖啡为了加班 人家却是享受生活

近来,我花了些心思揣度独处这件事。 每当有人说他在思考独处、寂寞,并非其所感知的。谈及这个主题时,德裔美籍的神学家保罗田力克说过:“人类的语言能适切的感知独自一人时的两面性,用『孤独』表示孑然一身的苦痛,也用『独自』来称颂这样的光景。” 我们多是群居动物,喜爱友人的陪伴,但同时,又会私自渴望独处的时刻,我无法肯定这是否就是“离群的骄傲”,对我而言独处的定义是,好好与自己相处的时刻,让我能感知自己完整的存在或是让我全心的顺着自身情致所往,而非挂心着某个人造就的空缺亦或由某些杂务琐事占据心神。 独处并不等于寂寞,通常,独身一人时,会有些特定的友伴,咖啡、烟草、美酒与宠物皆常位列独人的挚友名单上;许 […]

巴黎的Café Verlet已活过136年 而且他们并不敢吃老本

在巴黎,去到卢浮宫附近的Saint Honoré第37号街上,坐落在一间不大的老字号咖啡馆:伟烈咖啡(Café Verlet)。 脸面不大的小店门口上悬挂着大招牌,一边写着咖啡Cafés,另一边则是茶Thés。店面整洁,有落地玻璃窗,深灰色的门面,简约具有现代风格。 从高大的玻璃窗看进去,一袋袋的炒熟的咖啡豆装在一个个大麻袋里,标签上注明产地和咖啡的名字。抵挡不住诱人的咖啡香气,吸引着老客人、游客和咖啡爱好者走进店门。 进入伟烈咖啡馆,如同进入上个世纪初,看见古色古香的深色厚重的木头柜台,上面摆放着磨咖啡豆的机器。店员身后的家具,如同中国的中药店,不同抽屉里储存着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产地的咖啡豆。 […]

叶一南:再喝十八杯咖啡,才确信意大利不再是咖啡标杆

过了四年,终于自觉做齐功课,可以写这篇文章。 事情是这样:四年前去欧洲旅行,途经米兰,停了两天。在这两天,喝过两次意大利咖啡,一次在街边小店,一次在大街游客区的华丽饼店咖啡室。两次的经验一样,失望。没为意,以为可能只是碰巧遇上,可能是游客区的关系,毕竟意大利咖啡有名,现代的espresso 咖啡机,也是在1884 年都灵市发明,这国家的咖啡,怎会不行? 先说明一下。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咖啡,在澳洲,1984年,那时候在一间咖啡室做服务员。老板是希腊人,他喜欢喝最原始的铜壶煮咖啡,煮得极黑,连咖排渣倒入杯中去喝。我试过一次,浓得厉害,头晕了几小时,以后不敢再试。咖啡室用的是意大利咖啡机,他教我们做c […]

墨瑞·卡本特:该不该反对往可口可乐里添加咖啡因

在全美各地,任何一个街角的超市或杂货店,冷藏柜里装的主要都是能量饮料。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怪兽(Monster)、红牛、巨星能量提升饮料(Rockstar)、Amp以及NOS,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十种的能量饮料,像是Gazzu、HyDrive和Neurosonic。 能量饮料是新窜起的时髦商品。红牛直到一九九七年才首次在美国销售,当时其他牌子的能量饮甚至连配方都还未研发出来。看着架上的这些饮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问: 这些罐装、灌有二氧化碳气泡的咖啡因传递机制,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改变? 但这么问可能会比较合适: 这些改变为何要花这么久的时间? 要更了解能量饮料,我们需要回溯到一个世纪以前。 一 […]

维罗尼克·格林伍德:除了咖啡 英国人为啥也喜欢喝茶

从简易的普通茶歇,到伦敦顶级奢华酒店供应的下午茶,饮茶俨然已成为英伦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为了享用茶餐,绅士们甚至还要穿着西装、打上领带。 而身为饮品界的英伦宠儿,茶香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能否从一个人喝茶的方式中,多少窥探出些许关于其真实境况的信息呢? 英国泡茶协会(Tea and Infusions Organisation)的调查数据显示,大不列颠举国上下每年喝掉600亿杯茶,平摊到男女老少,人均每年也有900多杯,虽然在我们的朋友圈中,肯定有人爱茶如命,喝的远不止这个量。 但英国国家食物研究(National Food Survey)调查也指出,50岁以上的英国人,一年平均 […]

在法国喝咖啡 需知礼别怕“潜规则”

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法国。刚到没多久,一个在法国的老朋友就邀请我去一家咖啡店叙旧。我欣然受邀,连忙赶到了咖啡店。这是一间不论外表还是招牌都很普通的咖啡店,名叫“席拉的小店”。虽然整个空间装潢简洁,但充满了温馨的格调,顾客们纷至沓来,生意很火的样子。 还未点咖啡,就被法国人的热情奔放所震动。旁边一位胖胖的男士刚一入座便毫无征兆地去拥抱邻桌一位女士,那位女士也很开心地迎了上去。随即,那位胖男士点了一杯咖啡便坐了下来,我亲眼看到服务员过来只收了他1.4欧元。一杯咖啡居然这么便宜,难怪这家店生意这么红火,我惊讶于这家普通的咖啡店竟然有这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待朋友进来后,我径直走到服务台点咖啡,用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