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栏

潘怡帆:被咖啡馆牵绊住的墨尔本人

悉尼与墨尔本是两座味道非常不同的城市,前者街道狭小、人流摩肩接踵,充满着大都市的气息;后者则多了份闲散自适,但对于生活风格却特别讲究。两个城市长久以来一直存有无形却强烈的竞争关系,两边的居民大都各自拥…

张雅涵:咖啡色的意大利

自从开始喝咖啡以来,“espresso”、“cap- puccino”、“latte”、“macchiato”这些念起来 c不像c、r不像r的、具有强烈异国情调的字,都不停地提醒着喝咖啡的人,它和意大…

冯淑华:在非洲,咖啡豆比现金可靠

在非洲生活和工作,说实话,常常失望又沮丧,经济、政治或社会发展总是进展缓慢。所以每看到一些成果,会让人格外惊喜。就像几内亚的咖啡,在微微苦味中,藏着让人意外的甘甜味。 之前一直想去东南方Ziama咖啡…

朱芳文:我为什么不敢开一家咖啡馆

2008年,有人请我主管一本计划创刊的杂志,几位听过这个想法的朋友都叮嘱我,不要跟着犯傻。这群朋友认为:如果你想害死一个人,请他去投资杂志。在他们看来,即便不掏钱,跟着去做这件事也是极其危险的。今天来…

朱芳文:挂耳包咖啡并非过渡性产品

有人认为,挂耳包咖啡只是一种过渡性的产品,很难在中国成为主流。 在一场关于挂耳包咖啡能否在发展中的国内咖啡市场建功立业的讨论里,我认为它是替代速溶咖啡的一把利器,无论是雀巢、麦斯威尔还是马来西亚进口的…

Haley Chen:找到银座上个世纪的气息

日本的老咖啡店不仅多,风格更是多种多类。身边的女性友人要我推荐店家,时常要求比男性还多。咖啡好喝是基本,最好要有文化故事,气氛优雅迷人,甜点也厉害就更好了。尤其最难的是,禁烟!这在向来允许吸烟的日本老…

舒国治:台湾最远的咖啡馆

喜欢舒先生的散文,文笔简练,感情丰沛、意境绵绵,与我理解的咖啡气质天然一致。这篇旧文写于七八年前,转刊给读者,感受“干净与舒适”最为难得。 某天朋友问,最近干嘛?我说,跑到一个地方喝了杯咖啡。他问哪儿…

舒国治:咖啡馆的掌柜

开咖啡馆的都是些什么人?有时心中会问。 往往是些有梦的人,但都是小梦。这种小梦经过了好些年以后,我们做顾客的去回看,竟不禁十分敬佩他。便为了这类小梦,他把这家店一径开了下去,也因此聚集了很多四面八方的…

麻糬:公平贸易真的有用吗?至少对咖农作用有限

贫富不均的问题,存在于多个国家的内部,更存在于国与国之间。虽然经济学家拥抱贸易,但在国际范围内,贫穷与富裕之间位阶不平等的贸易,是否会有构成剥削的嫌疑呢? 至于贫穷国家的血汗劳动,如童工、劳工环境低落…

庄若:请来一杯“旧旧”的黑咖啡

每次回家扫墓,路经马日只丹那(马来西亚)的老咖啡店,免不了记起父亲。以前扫墓经过,都会得停下来,喝一杯咖啡。那种不介意咖啡溢出杯盏,可以端起来,就着嘴来喝那种黑咖啡。这种咖啡,喝的是几代南洋人的记忆,…

林政仪:遇见罗马古希腊咖啡馆

午后的罗马是诱人的,尤其在冬季的暖阳下,穿梭在曲曲折折的街巷,两侧石砌的中古世纪建筑,仿佛品尝着罗马各个世纪的风华,在旧城区的街巷里信步走着,总能轻易地找到咖啡馆。咖啡早已融入意大利人的生活中,早晨来…

黄邪:自由风气缘何起于咖啡馆

戴维∙考特莱特(David T. Courtwright )在他的著作《上瘾五百年》 中,尝试把英文 “Drug” 定义为一个中性的概念﹕“瘾品”,也就是泛指所有可致成瘾或可改变人精神状态的物质,由强…

Tom Standage:去咖啡馆端着杯子交朋友

年轻的绅士或店主若要在晚上有益无害地消磨一两个小时,除了咖啡馆还能去哪里呢?在那里他们一定能遇到大方健谈的人,那是咖啡馆客人的特点,不像别的地方,人们又小气又不合群。by《为咖啡馆辩护》(1675年)…

张康文:新加坡的咖啡文化

我曾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到访新加坡。CNN曾评选该城为世界八大咖啡城市之一,身为咖啡爱好者,我计划每天至少泡一间咖啡馆。此文是这趟咖啡之行的简单札记。必须先说,我取样不多,仅能分享自己观察和体会到的…

胡川安:日本咖啡与职人精神

欧美的精品咖啡主要流行单一品种,而日本则流行咖啡职人们的混和咖啡。每一家咖啡馆主人选择最符合自身风格的混和方式,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也无法复制。 在东京时,我喜欢在不同角落驻足,也喜欢在街角的咖啡馆坐…